失眠(不寐)的跟诊笔记如何写?速看!
更新时间:2025-04-02
一、跟诊日期:2025年4月2日
二、指导老师:张老师
三、跟诊地点:[诊所名称]
四、患者信息
姓名:李女士
性别:女
年龄:35岁
主诉:失眠多梦,入睡困难,持续3个月
五、病史采集
现病史:
患者失眠多梦,入睡困难,入睡时间通常超过1小时,且夜间易醒,醒后难以再次入睡,症状持续3个月。
症状表现: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醒后头晕乏力,精神不振,白天困倦。
既往治疗情况:曾服用过安神补脑液,效果不佳。
伴随症状:头晕、心烦、口干。
生活习惯:工作压力大,经常加班至深夜,饮食不规律,情绪易焦虑。
近期变化:症状逐渐加重,入睡时间越来越长,白天困倦感明显增加。
既往史:
既往无慢性疾病史。
无手术史、外伤史。
对青霉素过敏。
家族史:
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六、体格检查
一般情况:
神志清楚,自主体位,面色稍显萎黄,语声低微,呼吸平稳。
舌象:舌质淡红,苔薄白。
脉象:脉细弱。
专科检查:
心肺听诊未见明显异常。
腹部柔软,无压痛、反跳痛。
七、中医辨证分析
病因:
患者长期工作压力大,情绪焦虑,导致肝郁气滞,肝郁化火,扰动心神,从而出现失眠多梦、头晕、心烦等症状。
病机:
肝郁化火,上扰心神,心神不宁,故失眠多梦;肝火上炎,故头晕、心烦;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为肝郁化火之象。
证型:
肝郁化火证。
八、指导老师诊疗方案
中医诊断:
疾病诊断:不寐(失眠)。
证候诊断:肝郁化火证。
治法:
疏肝解郁,清热安神。
方药:
方名:柴胡疏肝散加减。
药物组成:柴胡10g,白芍15g,枳壳10g,炙甘草6g,川芎10g,香附10g,栀子10g,黄芩10g,茯苓15g,酸枣仁15g,夜交藤15g。
煎服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其他治疗:
针灸治疗:取穴百会、神门、太冲、行间、三阴交,留针30分钟,隔日一次。
九、指导老师医嘱
饮食调理:
忌食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吃清淡食物,如蔬菜、水果等。
晚餐尽量少吃,避免过饱。
生活起居:
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
适当进行放松活动,如散步、瑜伽等,缓解压力。
复诊安排:
一周后复诊,根据病情调整方药。
添加客服老师咨询师承与专长
十、跟诊心得
1.对中医辨证的理解:
通过本次跟诊,我深刻体会到中医辨证的重要性。患者失眠多梦,表面上是睡眠问题,但实际上是由于肝郁化火,上扰心神所致。只有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才能准确判断证型,从而对症下药。
2.对指导老师诊疗思路的学习:
张老师在诊疗过程中,不仅注重药物治疗,还结合了针灸治疗,体现了中医综合治疗的优势。同时,张老师还特别强调了患者的生活调理和心理疏导,这让我认识到中医治疗不仅仅是治疗疾病,更是调理患者的整体状态。
自身不足与改进方向:
在病史采集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患者的情绪状态询问不够详细,今后需要更加注重患者的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同时,我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医经典方剂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辨证施治能力。
十一、指导老师点评
1.对跟诊笔记的评价:
跟诊笔记书写较为规范,内容详细,能够准确记录患者的病情和诊疗过程。
2.对学员学习情况的指导:
你在本次跟诊中表现较好,能够基本掌握中医辨证和诊疗思路。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注重整体观念,今后要更加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习惯对疾病的影响。同时,要加强经典方剂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中医临床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