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无证行医?「无证行医」将被如何处罚?速看!
更新时间:2025-05-21

虽然很多公立医院的医生都是从医学类院校毕业的学生,但俗话说的好“大隐隐于市”,很多民间的老中医或者祖传中医继承人相比医学生,可能实操技术经验更丰富。
但这些人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可能只有技术,没有考取行医资格证,从法律角度讲,是不符合规定的,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无证行医都有哪些问题!
(你也可以分享给你身边无证行医的人看)
什么是无证行医?
01
无证行医:是指无医师执业资格的人冒称执业医师行医。
无证行医的表现是?
02
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包括以下五种情形:
1.未取得或者以非法手段取得医师资格从事医疗活动的;
2.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办医疗机构的;
3.被依法吊销医师执业证书期间从事医疗活动的;
4.未取得相关执业证书,从事乡村医疗活动的( 2020 年起所有的乡村医师被注销,由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和乡村全科助理医师代替);
5.家庭接生员实施家庭接生以外的医疗行为的。
「无证行医」将被如何处罚?
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 :
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九条:
未经批准擅自开办医疗机构行医或者非医师行医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取缔,没收其违法所得及其药品、器械,并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医师吊销其执业证书;
给患者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也明确指出:
医疗机构执业,必须进行登记,领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得开展诊疗活动;
医疗机构必须按照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开展诊疗活动;
医疗机构不得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