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师笔记丨8月第6期中医师承跟师笔记300篇模板分享,请查收!
更新时间:2025-08-27

一、跟诊日期
2025 年 7 月 8 日(星期二)
二、指导老师
沈** 副教授(皮肤科,省级名中医)
三、跟诊地点
杭州市中医院 皮肤科门诊二楼
四、患者信息
姓名:林**,女,24 岁,新媒体编辑。
主诉:面部反复丘疹、脓疱两年,加重伴色素沉着 1 月。
现病史:初起于熬夜写稿,面颊、额头散在红色丘疹,后渐融合成片,每经前期或进食辛辣后加重,挤压后易留暗色痘印。近 1 月因项目加班,皮疹红肿疼痛明显,下颌及口周新发囊肿结节 6-7 枚,触之坚硬。伴口干口臭,晨起牙龈出血,大便 2-3 日一行,溲黄。
既往:无慢病史,无药物过敏。
家族史:父亲年轻时有“重度痤疮”。
五、体格要点
面色潮红,皮脂溢出明显;舌尖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有力。
皮损:以面颊、下颌为主,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并存,压之疼痛,部分呈暗红色色素沉着。
六、中医辨证
长期劳倦伤脾,脾失健运,湿浊内停;复嗜辛辣厚味,助湿生热,肺胃热毒上攻颜面,血热互结,瘀阻毛窍。证属“肺胃热盛兼血瘀”。
七、诊疗方案
诊断:粉刺(肺胃热盛兼血瘀证)
治则:清泻肺胃,凉血解毒,化瘀散结
方药:枇杷清肺饮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桑白皮 12g 枇杷叶 12g 黄芩 10g 黄连 6g
生石膏 30g(先煎) 知母 10g 生地黄 15g 牡丹皮 10g
赤芍 12g 金银花 15g 连翘 15g 蒲公英 15g
皂角刺 10g 白芷 10g 生甘草 6g
7 剂,每日 1 剂,水煎 400 mL,早晚分服
外用
① 三黄洗剂(大黄、黄芩、黄柏各等份,煎水冷敷)每日 2 次
② 痤疮酊:丹参酮 0.5 g、冰片 0.3 g、75% 酒精 100 mL,棉签点涂脓疱,每日 3 次
针灸:取合谷、曲池、血海、三阴交、内庭,泻法为主,留针 25 min,隔日 1 次。
耳穴:肺、胃、内分泌、面颊,王不留行籽贴压,左右交替,3 日更换。
生活调摄
22:30 前就寝,减少蓝光刺激;
忌辛辣、甜食、奶制品;多食苦瓜、绿豆、芹菜;
每日温水洁面 2 次,勿用手挤压;
每周末慢跑或八段锦 30 min,助气血条达。
八、医嘱与复诊
嘱其记录皮损数量、疼痛度、大便频率。5 日后复诊,若结节变软、大便通畅,则去石膏、黄连,加浙贝母 10 g、夏枯草 15 g 以软坚散结。
九、跟诊体会
老师强调“治痘先治肠”,通腑即可泻肺胃之火;又谓“久病入络”,早期凉血散瘀可减少痘印。针药并用、内外合治,疗效优于单一用药,值得临证推广。
十、导师点评
“痤疮虽属肺胃,久必伤阴。若见舌红少苔,当酌加女贞子、旱莲草滋养肾阴,防苦寒过度。下次可结合火针点刺囊肿,立竿见影。”
